首页 > 快讯 > 正文

跨越四千公里的爱恋!烟台小伙与新疆姑娘的“文明婚礼”故事-速递

2025-08-29 15:55:10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于洋 李自强 刁明杰

8月28日上午,“情定山海间”烟台市移风易俗主题集体婚礼浪漫启幕。在公交婚车上,24对新人手捧鲜花。其中一对新人格外引人注目——新娘米力开木·热合曼身着白色婚纱,头上别着一顶亮丽的皇冠;新郎吕英凯穿着白色衬衫,黑色的西裤笔挺。从新疆巴楚到山东烟台,这对新人跨越4000多公里,手挽着手,乘着“爱在17”公交婚车,驶向属于他们的文明婚礼现场。

新娘米力开木·热合曼和新郎吕英凯。(于洋 摄)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缘分不以山海为远

故事的起点,藏在烟台、巴楚两地的“距离”里。吕英凯是烟台莱阳人,父母在他童年时便因工作去了新疆,吕英凯在烟台与爷爷奶奶度过了他的学生时代。

“直到2008年暑假,我才第一次坐上去新疆的火车。”吕英凯回忆,当列车穿越戈壁,他望着窗外连绵的沙丘和远处若隐若现的胡杨林,心里既紧张又期待。也就是这次新疆之行,十几岁的吕英凯彻底爱上了这片土地。大学毕业后,他便选择到新疆工作。“我想离父母近一点,更想看看这片让我魂牵梦萦的土地。”2017年,吕英凯正式成为巴楚县的一名机关工作人员。

而米力开木·热合曼,是土生土长的巴楚姑娘,维吾尔族人,性格开朗、能歌善舞,汉语说得标准又流利。

两年前二人因为工作相遇,便结下了不解的缘分。在今年年初,这层“窗户纸”终于被捅破,二人坚定地选择在一起。

“他非常聪明,沉稳踏实,最开始便是被他的工作能力所吸引。接触后发现,他把生活安排得妥妥帖帖,旅游买车票、订酒店、做攻略都不用我操心,咱山东烟台男孩让人非常有安全感。”米力开木·热合曼骄傲地说。一旁的吕英凯被夸得有些不好意思,笑弯了眼睛。

“移风易俗”里的爱情共识

相恋半年后,两人很快面临“婚姻大事”。他们的日常工作中常接触移风易俗的宣传内容,也对“高价彩礼”“恶俗婚闹”等现象有自己的思考。吕英凯坦言,“我们俩都觉得,婚礼不是‘给别人看的’,是要自己和对方记住的。”

“我们希望旅行结婚或者简单办一场目的地婚礼,正在我搜索时,恰好发现了老家烟台要办集体婚礼,我们俩一拍即合,立马报名了。”吕英凯说,我们想回到家乡,用公交婚车替代豪华车队,用集体见证替代铺张宴请,让简约成为浪漫的注脚,让文明成为爱情的勋章。

吕英凯补充说,虽然我们现在在新疆工作,但是亲戚朋友都在烟台,烟台是我出生长大的地方,是很有感情的,所以看到烟台要办集体婚礼,我很兴奋。这既是回家,也是向更多人传递我们对婚礼简办的选择。同时,也借这个机会带我爱的人来到我生长的地方看看。

“烟台太美了!这是我第一次到烟台来,也是第一次到海边来,烟台的大海非常治愈。”米力开木·热合曼依偎在吕英凯身旁激动地说,“这里的美食也多,海肠捞饭、鲅鱼饺子、三鲜焖子,都很美味。我也热爱烟台,更热爱这片土地养育出的人——我今生的另一半。”

从文明践行到发出倡议

婚礼现场,吕英凯和米力开木·热合曼在“婚事新办”主题签名墙签上名字。仪式上,他们互相交换爱的信物,传递着“礼轻情意重”的婚俗新风,让爱情在匠心传承中更显真挚。

作为新人代表发言时,他们分享了对文明婚俗的理解,并向全市适婚青年发出倡议,呼吁大家共同抵制高价彩礼、恶俗婚闹等陋习,让简约文明的婚俗新风传遍港城。

吕英凯、米力开木·热合曼作为新人代表发言,分享对文明婚俗的理解,并向全市适婚青年发出倡议。(吕奇 摄)

从新疆到烟台,4000多公里的距离,被一场简约而温暖的集体婚礼缓缓“丈量”。吕英凯和米力开木·热合曼的故事,没有豪车珠宝,没有繁文缛节,却用“跨地域的坚持”“对文明的认同”“对平凡幸福的珍惜”,为婚俗新风写下了最生动的注脚。

正如他们在发言中所说:“婚礼的核心从不是排场的大小、彩礼的多少,而是两颗心的相守、亲友的真诚祝福。无论形式如何,爱与责任才是永恒的底色。”

标签: 消费导报网 24小时资讯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