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曾为广州设计多座地标建筑,这位建筑大师故居迎来“新生”!

2023-06-21 15:32:39来源:南方都市报  

“就是这个颜色,跟以前一样。”6月20日,广州越秀北路394号林克明故居前,华南建筑学界泰斗林克明的儿子林沛民看到修缮后的外墙颜色感叹道。经过近一年的修缮,林克明旧居以改造成陈列馆的形式,于当天重回大众视野。

林克明故居是广州市首批历史建筑,也是广州历史建筑保护活化利用首批试点之一。据介绍,林克明旧居陈列馆未来将免费向公众开放。

6月20日,林克明旧居陈列馆揭幕仪式在越秀北路394号举办。


(相关资料图)

林克明生于1900年,是中国第一代建筑师,华南建筑学科创始人和广东现代建筑的开拓者,为广州城市建设作出过重大贡献。中山纪念堂、广州市府合署、广东科学馆、广州体育馆、广州火车站等百余座优秀建筑均是他参建或设计。他引进国际建筑新思想,立足岭南本土实际,于1932年与一众建筑先贤创办勷勤大学建筑系(今华南理工大学建筑系前身),为华南建筑学科发展按下了启动键。

越秀北路394号这栋历经风雨的小楼,正是88年前,由林克明自行设计建造的自宅。这栋小楼高两层半,由主楼和地下防空洞组成,造型简洁雅致,巧妙地利用地形高差,设计手法和建筑形式在当时独树一帜。它是广州市现存的早期现代主义建筑重要代表,更是岭南建筑大师们留存下来为数不多的自宅,具有重要的艺术、人文、历史价值。

中国工程院院士、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何镜堂表示,现在将旧居修缮作为展示岭南建筑文化的一个窗口和交流空间,对于传承和弘扬优秀岭南文化具有重要的意义。

旧居的修缮设计由广东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和华南理工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共同完成。项目负责人、全国工程勘察设计大师陈雄介绍,旧居的修缮尽量还原建筑的原貌,同时根据功能的变化融入新的元素。

陈列馆外墙还原为设计之初的灰色。

对建筑外墙颜色的选择,修缮团队结合现场勘察,立面材料分析以及施工过程中的发现,最终确认外墙在设计之初为灰色,而不是市民印象中的米黄色。旧居内大部分是原物保留,比如一楼的柚木地板、工作室地面的红色方阶砖拼花地面和踢脚线的红色方阶砖等。史料记载的防空洞和具有现代主义住宅典型特征的底层支柱都在施工中找到,并进行了修缮复原。

“这栋楼原来是住宅,现在要活化成陈列馆,那么就需要按照公共空间来重新规划和改造。”陈雄介绍,旧居活化利用为陈列馆后,首层保持了原来的平面布局,按照新功能,撤掉卧室及工作室的门,将客厅、餐厅、卧室和工作室被活化利用为陈列馆展厅。

展览分人物、求学、教育、实践四个篇章讲述林克明生平。

旧居一楼改造成陈列馆展厅。

陈列馆展厅。

记者在场看到,展厅设置长期展览,策展团队以林克明生平事迹结合中法大学、华南建筑教育和广州城市建设,分人物、求学、教育、实践四个篇章讲述林克明白寿光阴。“建筑之光”口述历史纪录片访谈了多位林老的同事、学生、家人、研究学者,旨在以多途径、多方式展示、传承发扬林克明人生价值。

截至2022年底,广州已划定828处历史建筑、1206处传统风貌建筑。2020年,广州市出台《广州市促进历史建筑合理利用实施办法》,明确历史建筑进行合理利用,可以适度在建筑内部增加使用面积或者调整楼层层高,在建筑外部增加附属面积,但不得改动主体框架及遮挡体现历史风貌特色的部位、材料、构造、装饰。

此外,国有历史建筑的租赁期限也同步上调至20年,租赁国有历史建筑从事公益类事业(不以营利为目的并在租赁合同中约定)更可予免租金使用,让更多历史建筑活化利用起来。

南都广州新闻部出品

采写:南都记者 夏嘉雯

摄影:南都记者 梁炜培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