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灵隐寺免门票,打开文旅新姿势

2025-11-20 11:22:43来源:《新京报》  

景区失去了门票“铁饭碗”,就必须在提升服务质量、开发二次消费产品、优化旅游体验上做更多文章。


【资料图】

杭州灵隐寺要免门票了。

据杭州西湖景区微信公众号消息,自12月1日起,灵隐飞来峰景区(含灵隐寺、永福寺、韬光寺)实行免票政策,开放时间每日7:30-17:30。公开信息显示,当前灵隐寺门票为30元每人,进入灵隐寺须经过灵隐飞来峰景区,另须购买45元门票,合计75元。

这是20多年前西湖景区免费开放、还湖于民的进一步深化。2002年,杭州率先宣布环湖公园免费开放,成为打破景区依赖门票收入固有模式的先行者。

飞来峰景区是杭州除西湖老十景外,文化价值和游客吸引力最高的景点之一。灵隐寺免票,标志着西湖景区免费进入到新阶段,触及了以往被认为难以免费的更多优质旅游吸引物。

从“免费开放为主,部分景点收费”到开始减少“部分收费景点”数量,西湖20余年的“免票史”,体现出了一座城市将远见与系统革新融合的信心和底气。

西湖和飞来峰是世界文化遗产,是全民的宝贵财富。取消门票,首先保障了市民和游客的平等游览权,无论收入高低,都能无障碍地享受美景和文化,这本身就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最直接体现。

而单一门票收入容易形成路径依赖,且存在“天花板效应”。取消门票虽然损失了直接收入,却能极大地提升城市的整体吸引力和延长游客停留时间。

换言之,游客省下的门票钱,会转化为餐饮、住宿、交通、购物、文化体验等方面的更多消费。这种消费更具弹性和延展性,能带动更广泛的产业链。因此,免票就像杠杆的支点,能够撬动更多的投入、收入和就业岗位。

还要看到,景区失去了门票“铁饭碗”,就必须在提升服务质量、开发二次消费产品、优化旅游体验上做更多文章,否则就无法生存和发展。这种倒逼机制,推动了景区的专业化与高质量发展。

从西湖免费到飞来峰免票,这些做法显然已经超越了简单的“景点经营”思维,而是在旅游与城市相互赋能中推动当地旅游业的高质量发展,打开了文旅的新姿势。

作为普惠性安排的免费,由此而来的更大灵活度和体验日程可能性,将创造更优越的旅游业发展环境。可以预见,无论是夜间经济、周末经济、文创经济的繁荣,还是对杭州城市品牌的增值,都是可以期待的。虽然门票收入减少,城市整体经济反而有可能因旅游业的繁荣而增长。

从社会效益看,免费政策营造了开放、包容、友好的城市氛围。这在提高市民生活品质的同时,有助于增强他们的幸福感、归属感和文化自豪感。

更进一步看,真正的可持续性,其实在于如何将已有的和由此新增的流量,通过精细化、人性化的“小而美”“小而精”“小而暖”的体验进行疏导、沉淀和转化。如此,方能让来灵隐寺旅游的游客从“看过”变为“体验过”“被感动过”,让各个利益相关方主动共创和共享价值。

像基础游览免费,深度体验通过预约和合理收费维持品质。更多地将游客的体验融入本地人的生活节奏,而非难以忍受的打扰:游客参与的晨练、市集、茶会,本身就是居民日常的一部分。这种真实性本来就是“小而美”项目的灵魂。

景区的“小而美、小而精、小而暖”是免票后的价值增长路径,其中蕴含着丰富的微创新和关于梦想的场景培育。

最终,游客获得的将不再是一次简单的旅行,而是一段与城市历史、文化、自然和人情深度交融的生命体验。城市也将有更多收获,在一次次美好服务和体验中,居民和游客共同塑造了关于城市的口碑和情感羁绊。

[责任编辑:刘晓君]

标签: 股票频道 24小时直播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