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致敬“蒸”战高温的劳动者

2023-06-20 10:22:04来源:北京城市副中心报  

规划建设北京城市副中心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其中凝聚着各方的倾心付出与心血。上周,本市迎来持续高温,6月16日14时30分左右,北京南郊观象台气温更冲上39.4℃,为本轮气温最顶峰。在这轮高温天气中,副中心建设者挥汗如雨、坚守一线,无私奉献战高温,用自己的行动阐释城市之美、人文之美。

高铁医生“蒸箱”里检修

本报记者 张群琛


【资料图】

工作人员对复兴号动车组列车进行检修。

端午小长假和暑运接踵而至,年中出行热潮即将到来,中国铁路北京局提前一个月对管内所有担当旅客列车牵引和运输的动车组、机车开展全面整修。高温天气,“高铁医生”马不停蹄完成检修任务,记者日前探访北京车辆段、北京动车段和北京机务段的整修车间,感受“火热”现场。

乘坐动车时空调凉爽,车内温度适宜。可在北京车辆段北京库检车间,一走进“停电”的车厢,蒸腾的热气扑面而来。今年23岁的北京库检车间D1修车辆钳工王雅帆与同事正在检查一列“绿巨人”动车组列车的空调系统。

车辆共有8节车厢,算上王雅帆在内共有3名钳工,每个人至少要检查两节车厢的空调系统。“每节车厢的空调控制系统都在车厢前的连接处,第一项检查就是通过操控屏幕看压缩机、制冷系统是否正常工作。”这项检查很快完成,他立刻关闭了电源,刚有点凉气儿的车厢内很快又像蒸箱般闷热起来。王雅帆边打开车厢连接处的空调出风口边解释:“夏天毛絮较多,空调出风口内的回风网、新风系统都需要清理,这项工作必须断电。”

出风口有两道箅子,王雅帆先用毛刷将第一道箅子清理干净,随后拆下,上半身探进出风口内,清理第二道箅子。由于动车组列车密闭性高,检修时车内温度已经超过40℃,几位检修人员的衣服已被汗水湿透,额头上冒出豆大的汗珠,但大家仍在一丝不苟地对座椅、洗手池水阀、餐吧等设施进行检查。“这些‘绿巨人’列车大部分承担着京津冀短途旅游的任务,暑期压力大,我们得抓紧完成检修,确保让乘客凉爽出行、舒适出游。”王雅帆说。

在北京动车段北京动车运用所,3辆复兴号动车组列车正在“停车位”上等待检修。检修人员同样紧张忙碌,有的钻进车底,用轮距尺逐一测量每一组的车轮轮距;有的走到车头,打开前端开闭机构,检查内部的线路装置,确保车组重联时牢靠稳固;有的在司机室,对车辆的雨刷器进行测试……暑运期间的车辆检修和平时有何不同呢?北京动车段北京动车运用所所长赵宏勋表示,他们针对暑运期间高温多雨的气候特点,在检修时会特别对“复兴号”高铁列车的雨刷器、空调设备等重点检查,频率保持两天一次。

随着端午和暑期铁路运输季的到来,中国铁路北京局对全局管内负责担当旅客列车牵引和运输任务的机车车辆、动车组列车采取“专项+重点”相结合的模式,提高机车车辆检维修质量,储备应对客流高峰时可以提供运能运力的设备设施。截至目前,已完成全部236列动车组的专项整修任务,并针对新增11个运行交路的动车组,牵引传动系统、制动与供风系统、车载高压设备系统以及厕所、空调、茶炉等旅客服务设施进行全面整治。

农机手抢粮丰仓

本报记者 田兆玉

李金伟驾驶着收割机,在麦田里穿梭。

正值麦收时节,副中心麦田里麦穗飘香,机器隆隆。田间地头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脸上挂着汗珠,开着各种农机作业车辆,头顶烈日抢抓农时,确保丰收的小麦颗粒归仓。

临近中午,气温飙到了39℃,合作社里的农机手抹着头上的汗珠,将车停靠在了地头,李金伟从树荫下站起来,顾不得拍裤子上的土,大步跨上前,拉开车门,“你去那边树荫下凉快会儿,喝点水,剩下这点儿我来。”说完,他熟练蹬上收割机。此时,金黄的麦浪混合着热浪翻滚迎面袭来,李金伟驾驶着收割机,在麦田里来回穿梭,不断将小麦“收入囊中”。“收完这块地还有下一块,现在就是和时间赛跑。”他撩起衣角擦了擦汗,继续奔向麦田。

李金伟今年48岁,是永乐店镇三垡村村民,1995年,他买下一辆30轮式拖拉机,地里这些活儿他一干就是近30年。“耕地、播种、粉碎、麦收……啥活儿都干。”勤奋就有收获,日子越来越好,机器设备也越来越多,现在他已拥有9台农机具。每年农忙时节,附近村都会提前在他这里订下收割时间,他则负责把时间、人员、机器、收割时间全部安排好。

让李金伟欣慰的是,这几年家门口复耕复垦的地块越来越多,看着金灿灿的小麦和绿油油的玉米田,老李说不出的欢喜。“我是地道的农民,最喜欢看丰收,老话讲了,手里有粮,心里不慌,脚踏实地,喜气洋洋。”顶着最近的高温天儿,大羊村150亩的麦收全部完工,但老李估计还得再忙一阵:“接着还要去胡家村、鲁城,那边还有麦地等着我。”

错峰施工避高温保进度

本报记者 赵鹏

高温下,瓦工常利在铺贴透水砖。

虽然未到三伏天,但前两天的一轮高温天已开始“烤”验各行各业的劳动者。副中心建设者通过错峰避高温、轮班休息等措施确保重点工程进度。

位于潞城镇的北京城市副中心行政办公区东南组团二标段工程包含166、170两个地块,总建筑面积16余万平方米。这两大地块工程由一字型建筑和L型建筑围合而成,构成了一个U型院落,未来这些楼宇将为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推动京津冀协同发展发挥重要作用。该工程的园林工程刚刚正式亮相,目前现场有1140余人正有序作业,室内各项装修施工全力加速,室外铺砖作业如火如荼。预计今年内,该工程可实现交付。

在室内外的不同项目里,住总集团的建设者正在有序施工。16时,53岁的瓦工常利和工友们午休后错开最炎热的时段,走入二标段项目现场,常利猫着腰半蹲在硬化好的土地上,拾起了他最趁手的橡皮锤,开始透水砖铺贴。橡皮锤起起落落,一块块灰白色的透水砖很快就横平竖直、服服帖帖。

“王师傅,吃块西瓜降降温。常师傅,先喝碗绿豆汤解解暑……”很快,工作人员招呼大家工休,后勤的几位同事带着大桶小碗,给大伙儿送上夏日“清凉”。项目负责人张玉斌表示,后勤保障部门每天都会给现场的建设者及时足额配送藿香正气水等降温物资,全力做好防暑降温保障。同时,采取错峰避开高温时间、轮班休息作业等多项措施,减轻高温酷暑对建设者的身体影响。

酷暑中的微笑服务

本报记者 冯维静

何宝莲在酷暑中为车辆提供加油服务。

平均每天迎来将近1800多辆车、每天提枪加油300余次……中国石化九棵树加油站是副中心最繁忙的站点之一,6月16日,正午刚过,火辣辣的阳光炙烤着大地,加油站内的温度将近40℃,引车入站、车门问候、加注油液……加油员们一气呵成,他们在热浪中,确保城市“油箱”顺利运转。

还没到加油高峰期,但也不断有车辆进来。站长何宝莲一路小跑着奔走在两个加油机之间,几个来回下来,她衣服后背的颜色加深了,刚擦干的额头上又满是汗水。在加油站里,何宝莲笑称自己更像是一块“砖”,哪里需要哪里搬,高峰期她跑去维持秩序,加油人手不够她顶上,营业部没人她管着……

没和记者说上几句话,何宝莲又跑向另一辆正在驶近的车辆,“两个加油机相距不过五六米,但为了节省时间,我们还得跑,不能让司机等太久。”何宝莲说。两公斤重的油枪,记者单手举起尚有些吃力,而加油员每天要来回拎数百次,抬臂几百次,但何宝莲说:“一点也不重,早就习惯了。”记者简单计算了一下短短十几分钟有近20辆车开到何宝莲所在位置。“这还算好的,多的时候,我们一个班次就加了300多辆车。”加油站的钢结构顶篷虽可以遮风挡雨,但夏日骄阳炙烤,加油站犹如“蒸笼”。虽然酷暑难耐,但何宝莲的脸上始终挂着笑容。

工会发放的防暑降温用品前两天已经到了站点,“绿豆、冰糖、盐汽水,还有各式各样的劳防用品,品类很多、职工们很满意。”除了发放慰问品,作为站点的负责人,何宝莲也以自己的方式关心着站点员工。“为了应对高温天气,除了让员工轮流到室内休息外,站点还准备了绿豆汤、藿香正气水等消暑降温的食品及药品,保证高温下员工们的安全。”她说。

守好进京东大门

本报记者 张程伟

白庙南检查站民警规范、细致地检查进京车辆。

北京气温一路攀升。骄阳似火,热浪灼人,在副中心,有这样一群人,他们迎高温,战酷暑,坚守首都东大门,用实际行动维护安全稳定。

“现在地面温度已经高达50℃。”6月16日中午12点多,白庙南检查站副站长潘昊拿着温湿度表放在地面随手一测,指针划过红色“炎热”区域,快速转到最高值“防暑”位置。炎热的天气加上汽车排放的尾气,让人有些透不过气。热气蒸腾中,检查站的民警和辅警站在安全检查通道,对进京车辆及人员开展盘查检查。

民警上岗,要佩戴执勤腰带,还要带着“八大件”以及执法记录仪、电台,所有装备加起来有8斤左右。身上的衣服在干湿状态中不停循环,“干了湿,湿了干,每个人衣服上全是汗渍,每天回宿舍第一件事都是洗衣服。”潘昊说。天气炎热,车辆经过时带来滚滚热浪,虽然穿着皮鞋,民警仍可以清晰感受到地面透上来的高温。

检查站的工作要求必须24小时有人在岗,对进京车辆及人员进行检查,防止违法犯罪分子或危险物品进入北京。新冠病毒感染实行“乙类乙管”后,车流量明显增加,站里民警和辅警的工作强度变大。目前,白庙南检查站平时车流量27000辆,周末达到3万辆。为保障道路畅通,检查站从早晨5点开始,7条车道全部开启,到晚上10点之后才调整车道开启数量。一天中天气最热的时段,民警都坚持值守在安检大棚下。潘昊介绍,站里岁数最大的民警张尊凯已经58岁,仍然和大家一起坚守一线。他说:“入夏以来,大伙儿眼瞧着黑了一圈,瘦了一圈。”

通州公安分局党委也向奋战在一线的公安民警们送去了慰问与关怀。白庙南检查站内,绿豆汤、防暑降温饮料、冰棍及避暑药品一应俱全。检查站设有两个室外岗和一个室内岗。目前暑期已将各岗位调整为半小时一班,缩短室外时间,增加换班频次,避免出现人员中暑等现象。

本版摄影 唐建 常鸣 赵鹏 田兆玉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