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京城之脊”恢宏气势日益彰显,支持人群更趋“年轻态”-天天新要闻

2023-05-27 12:44:20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近日,北京市人大常委会对《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条例》(以下简称条例)开展执法检查。检查发现,中轴线文化遗产构成要素保护状况及周边区域环境风貌不断改善提升,“京城之脊”的恢宏气势日益彰显,且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支持人群凸显“年轻态”,传承利用力度持续强化。

该条例于2022年5月审议通过。今年3~5月,36位委员、代表组成执法检查组,深入钟鼓楼、万宁桥、正阳门、蒙藏学校旧址等15个文物保护单位,多次召开座谈会、专题研讨会,紧扣条例制度规定,逐条对照法规条文,检查政府的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规制度是否有效落实、法律执行效果是否明显等,推动中轴线保护在法治轨道上进行。

此次执法检查发现,北京中轴线保护管理机制体制不断健全,综合治理效果显著提升,传承利用力度持续强化,公众参与氛围日益浓厚。钟楼、万宁桥、天坛神乐署、正阳门箭楼等文物修缮完成,并同步开展重点文物日常保养维护。景山、太庙、社稷坛内住户腾退完成,天坛、先农坛内住户和单位腾退取得较大进展。正阳桥遗址、天桥遗址、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等重要考古发现,进一步实证北京中轴线。


【资料图】

北京中轴线两侧风貌。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张艺/摄

《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与城市可持续发展年度报告(2022)》调研数据显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与传承的理念得到全面认可,公众的整体文化认同度从2020年7月的210.1分上升至2022年12月的263.9分(满分300分)。

在表示非常支持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的受访者中,28—35岁青年群体占比最多,达45.45%;其次是18—27岁年龄段,占比为25.03%;36—44岁年龄段占比达21.92%。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支持人群凸显“年轻态”,有利于北京中轴线文化遗产的社会传播和代际传承。正如钟鼓楼的爆红出圈,体现了年轻人对传统文化的热爱,激活了北京中轴线的文化魅力,也带动了鼓楼街区相关文旅产品的热销。

执法检查报告同时显示:中轴线保护整体统筹协调仍显不足,遗产价值挖掘和宣传展示尚不充分,遗产保护与产业发展还不协调,鼓励公众参与的措施尚不完备。

对此,执法检查组建议,进一步畅通跨层级、跨部门的协同合作,更好实现各方有效联动和资源共享,提升保护管理的运行效率;凝聚央地合力,提高文物保护修缮专业化水平;高标准建立健全遗产保护监测系统,做到全数据汇总分析,提升中轴线整体保护管理规范化、科学化水平。

此外,用好专家智库,发挥考古对遗产价值阐释支撑作用,深入挖掘中轴线丰厚的文化遗产价值。丰富中轴线遗产展示方式,完善统一标识标志设置,形成独具特色的全线展示体系,强化北京中轴线整体展陈视觉形象。进一步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通过参加国际学术交流活动、文物外展和线上传播等方式,强化国际宣传与推广,不断提升中轴线文化遗产国际影响力。

执法检查组还建议,妥善处理保护与利用的关系,加大鼓励支持公众参与力度,充分调动全民助力遗产保护传承的积极性。加大补贴、奖励等方面的政策支持力度,最大限度争取税收优惠政策,积极探索文化遗产活化利用市场化运营模式,构建路径清晰、多方参与、运行顺畅的实施机制,吸引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重视遗产地居民诉求,发挥中轴线文化遗产保护带动区域功能优化、民生改善、环境提升方面的重要作用,切实增强当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

北京市文物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为进一步推进文物充分发挥其社会价值,北京市区文物部门正创新形式、全力推动文物活化利用。

目前,鼓楼开放一层建筑空间;万宁桥改善亲水环境,优化桥体和镇水兽展示方式;景山西区、太庙两廊已完成考古勘探和环境整治,计划本年内开放;社稷坛中山堂预约开放;正阳门箭楼正在布设正阳门历史文化主题展览;永定门城楼、先农坛神仓院修缮后将向公众开放;正阳桥遗址、中轴线南段道路遗存计划实施原址展示项目。北京中轴线保护区域内,皇史宬、蒙藏学校旧址完成腾退、修缮、布展后向公众预约开放。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