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今日快讯:一个智慧法治村的成长之路

2023-05-25 13:34:41来源:南方日报  

治理有序、产业兴旺的陂蓬村。黄伟金 摄

陂蓬村“智慧司法云”平台帮助村民解决矛盾纠纷。 受访者供图

村干部需要更多的法律知识来协助调解时,则会请教“小法通”。陈泽铭 摄


(资料图)

在乡贤捐资下建成的陂蓬村文体广场,已成为村民休闲娱乐、学习知识的好去处。黄伟金 摄

“法者,治之端也。”乡村是社会治理的“最后一公里”,基层的事琐碎又复杂,怎样能有效提升“最后一公里”治理效能?入选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案例的陂蓬村给出了答案:以智慧法治实现乡村善治,从而推动乡村振兴蝶变。

地处兴宁市径南镇的陂蓬村,曾是著名的“问题村”。因村民法律意识淡薄,矛盾纠纷较多,造成不良社会影响的同时也阻碍了村庄发展。

要为乡村振兴找到合适的路径,陂蓬村村干部结合村庄实际,下定决心弥补村庄“法治短板”。于是,陂蓬村打造了全国首个智慧村居公共法律服务平台,利用平台解决矛盾纠纷的同时,为村民普法。

有了数字化探索的先例,陂蓬村将经验延伸至基层党建、农产品销售、医疗健康等方面,打造出“陂蓬模式”,真正成为智慧法治村,为梅州推进“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贡献了力量。

●南方日报记者 张柳青 通讯员 钟思婷 黄平忠 叶文娟 邓美玲

头雁引领 乡贤回归助力改善村风民风

初夏中午,烈日当空下,陈剑新与妻子将摘好的丝瓜堆成了小山。开着卡车来收货的商人清点丝瓜,连连称赞质量上乘。

“这里大约300斤,能赚到不少钱。”陈剑新脸上满是收获的笑容:“这几年眼见生活越来越好了,回村住的人越来越多了。”

今年67岁的陈剑新一直在陂蓬村居住,回想起10多年前,村庄内只有泥泞的小道,没有路灯,四处垃圾环绕,村民们时常会为了一点小事闹矛盾,吵架、打架的事时有发生。“因为村庄不和谐、不舒适,村民们纷纷搬出了村子。”陈剑新说。

转机发生在2011年。

当时,在外经商的陈焕新回到家乡陂蓬村过春节,看多了大城市的热闹繁华,对家乡脏乱差的环境感到痛心。

于是他捐资10多万元,为村庄安装了129盏智能路灯,照亮村道小巷,让村民夜间也能安全出行。

但这还不够,如何才能让家乡面貌变好、让村民摆脱贫困?陈焕新觉得外出谋生30多年,是时候回到家乡作些贡献了。

深思熟虑后,陈焕新参与了村支书的竞选,并获得村民的支持成功当选。当上村支书第一件事就是走村串巷,对家乡的基本情况进行调研。为了更好地带领村民们致富,他还到附近发展不错的省、市的村庄进行学习考察,学习别人的先进发展模式。

经过对村庄的摸底和其他地方的走访,陈焕新认为要发展陂蓬村,首要解决的是村风民风问题。他与其他村干部协商后,提出了“公、廉、尊、管、干”五字治村理念。

“我发现村民对村干部意见很大,究其原因是认为村干部有私心。所以我们认为,村干部首先应该做到公正、公平、公开,还应该做到廉洁和对村民尊重。”陈焕新说,“五字”治村原则至今沿用,起到了对村干部的约束和村庄的正向管理作用。

在对村庄彻底摸底后,村干部对村民们进行划分管理。对特别困难及邻里纠纷较多的100多户家庭进行重点管理,不定时上门慰问,了解需求。“起初我们每周就要走访一到两次重点村户,把矛盾遏制在萌芽阶段。”陈焕新说。

同时,作为曾经在外乡贤的一分子,陈焕新知道乡贤的力量和能力。他积极组织乡贤们时常回乡考察,并向村民们传播正能量,支持家乡建设。

“要想富,先修路。”在乡贤们的支持下,陂蓬村村干部整修基础设施、改善村容村貌、筹款耕作基础路、清淤全村河道、开展主村道扩宽工程、加强自然村道水泥硬底化、将残置学校改造为托老院、进行新农村建设危房改造等,村庄面貌焕然一新。

利用乡贤的40万元捐款,陂蓬村里建起了2000平方米的文体广场,陈焕新也捐出全年的工资加入广场建设中,并在广场上建起了法律、人文科普知识长廊,让村民在休闲娱乐的同时,学习到文化知识,提升村民素质。

村风整治和基础设施的完善,让陂蓬村面貌发生巨大变化,村民之间的矛盾纠纷从每年100多起下降到50到60起。但这还不够,怎样才能提高村民素质,改善村民的生活环境?

正在此时,数字化时代轰轰烈烈的来临,这股风潮也吹向了这个落后的小村庄。

数字探索 “法律机器人+法律明白人”双管齐下

要彻底解决村民矛盾纠纷,增强法律意识是关键。

此前,陂蓬村有驻点法律顾问,每月到访一次,但无法解决长治法律调处难的问题。

“大多数纠纷还得靠村干部调解,花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不说,调解效果也一般。”陈焕新坦言,村干部没有专业法律背景,平时只能将难以调解的纠纷积累在一起,等村法律顾问进村服务时一并处理,解决问题的周期太长。

一边是仍大量存在的矛盾纠纷、一边是供不应求的法律服务资源,由此引发的问题一度影响了乡村振兴项目的推进。

就在此时,在帮扶单位广东省司法厅的牵线搭桥下,陂蓬村引进了“法律机器人”,打造全国首个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运用“互联网+大数据”,为村民提供法律咨询、远程调解等法律服务。

2019年4月,“智慧司法云”项目在陂蓬村正式启动。“前方是驻村的‘法律机器人’,如果解决不了问题,还有24小时在线的律师团队可为村民提供远程调解、法律咨询、书写法律文书等法律服务。”广东定海针律师事务所主任李超本介绍。

村民们都亲切地呼唤法律机器人为“小法通”。在调解过程中,即便是法律专业人士有时也不能短时间将某一方面所有法条说出来,但“小法通”可以。譬如咨询婚姻关系方面的问题,“小法通”就可以把相关法律司法解释和规定一一呈现,甚至还可以列举相关案例,以案说法。

“‘小法通’,离婚有什么程序?怎么判断夫妻感情破裂?”在调解村民陈仕明离婚纠纷现场,村委会组织调解干部与当事双方通过发问“小法通”,慢慢地厘清了法律关系和两人的婚姻现状。

陈焕新说,平台建成后调解了多起民事纠纷,同时每天都有群众向“小法通”咨询法律问题,“在村民看来,机器人是不会偏心的,让它来进行调解能让村民心服口服。在这个过程中,也学习到了不少法律知识。”

值得高兴的是,该平台不仅得到了村民的肯定,还吸引越来越多村民的自愿加入,团队从最初的5人增至20人。他们带头学法守法用法,积极普法说法传法,村民的素质在潜移默化中提升。

而这些带头人,就成了最初的“法律明白人”。

“平台对化解矛盾纠纷起到了极大作用,但要普法还是得人参与进来。”陈焕新认为,机器人毕竟没有人来得灵活和有亲和力。从源头上减少矛盾,要引导村民知法、守法,普法这才是长久之计。“而人就是其中关键因素。”

陂蓬村选“法律明白人”的标准有三条:会操作智能手机、高中学历以上、积极参与村内事务。

不过乡村“法律明白人”不是科班出身,需要经过系统、专业的培训,为此兴宁司法部门、律师及村民进行了多方探索。

据兴宁市司法局普法办公室主任邓伟国介绍,兴宁每年会对“法律明白人”开展集中培训(轮训),确保每人每年完成不少于8课时的学习辅导。

同时,律师事务所也会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为村里的“法律明白人”开展专业法律培训。“除了定期线下培训,我们也会不定时开展线上讲座,并把讲座视频分享给他们,供大家学习讨论。”李超本说。

在陂蓬村首创的智慧司法“云”时代案例也入选了全国《数字乡村建设指南1.0》,获评“全国网信系统2022年度网络普法优秀案例”,也有不少省内外乡镇纷纷前来学习借鉴。

“法律机器人”与“法律明白人”双管齐下,村庄里的矛盾纠纷大幅下降。乡村氛围和谐了,该如何进一步推动乡村产业发展?

智慧法律平台为陂蓬村打开了数字化的探索,而数字化也进一步延伸到陂蓬村社会治理的各方面。

智慧延伸 “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产业振兴

问题少了,人心聚了,村民参与乡村振兴的主体意识提高了,大家都齐心协力共推村庄产业发展。

中午12时,陈焕新准时坐在陂蓬村电商服务站直播带货。“朋友们,中午好。今天给大家推荐的是陂蓬村即将上新的产品‘科得净’洁瓷剂,可以对所有的瓷砖、马赛克、大理石、玻璃等表面进行清洁。大家赞、赞、赞起来。”陈焕新手舞足蹈,兴奋地与荧幕前“粉丝”互动着。他告诉笔者,目前村里有两个直播带货账号,共4000多个粉丝。

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打开了陂蓬村与互联网的链接之路,此后村干部开始了轰轰烈烈的“数字化探索”,目前已建成了5个信息化平台。

互联网+党建信息平台,让陂蓬党支部49名党员可以通过网络在线上上党课,实现村内和在外党员党课全覆盖;互联网+农村政务平台,让在外乡贤、外出打工的村民与村里保持紧密的联系,共同为家乡发展出谋划策;互联网+医疗健康平台,对接广州医院,让村民不出远门也能享受优质的医疗资源;互联网+农产品出村进城平台,让村里曾经卖不出去、烂在田间地头的农产品翻身变宝……

数字化是村庄治理的重要手段,也是村庄发展的关键工具。

2019年,在直播带货刚刚兴起之时,陂蓬村便开始了探索。彼时,村庄成立了兴宁市大陂湖农产品贸易专业合作社,并建立了农产品抖音小店,以“线上+线下”融合推进产业振兴。

“我们在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的基础上,进一步拓展了平台的服务范围。”李超本介绍,陂蓬村的智慧村居平台可以接入各大直播平台,帮助该村农产品“走出农村”,让特色农产品搭上电商“快车”,带动村民增收致富,同时发挥自身优势提供相关法律服务保障。

将丝瓜打包送上商人的货车后,陈剑新数着到手的钱兴奋地说:“丝瓜收获的季节是5到8月,这才刚刚开始。我们不愁销路,卖不出去还可以通过村里的直播带货平台销售。”

回忆起以前,陈剑新不无感慨:“以前专注争一厘一毫的村庄资源,现在大家都齐心做产业。”目前,他们夫妻俩种植70多亩的水稻、瓜果、番薯,还养殖了鱼类,一年下来能有10多万元收入,早已摘掉了贫困户的“帽子”。

目前,陂蓬村制定了长期发展的特色主导产业方案,大力发展高山茶油、单丛茶、百香果等种植,并注册了“陂蓬”“大陂湖”“钉隆山”等多个商标,推动农业品牌化发展。

十多年来,陂蓬村人均年收入从4000多元增至如今的2万多元,村集体收入从2011年的1000多元增至2022年的35万元。村庄美了,村民腰包子鼓了,乡村振兴发展得越来越好了。

“在全面实施‘百县千镇万村高质量发展工程’的背景下,我认为‘陂蓬模式’可以总结为‘三好’,即好的带头人、好的治理模式和好的产业。”兴宁市径南镇党委书记曾秋勇认为,陈焕新带着外出闯荡的经验成为村庄治理的带头人,并与帮扶单位共同探索出了“互联网+大数据”的治理模式,摸索到了好的产业发展方式。“真正将‘问题村’从困难中解救了出来,蝶变为‘先进村’‘和谐村’‘智慧法治村’。”

■记者观察

“头雁引领”形成“头雁效应”

法律服务供给不足、可持续性保障困难,是当下农村地区普遍面临的现实问题。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农村法律服务需求持续增长,对推进基层社会治理和乡村振兴提出了新的挑战。

从2019年陂蓬村打造全国首个智慧村居法律服务公共平台开始,陂蓬村的发展受到了社会各界的关注,并不断有人提炼出“陂蓬模式”。

回顾陂蓬村从“问题村”变“智慧法治村”的历史,不难发现其背后的发展逻辑:重视人在发展中的因素,遵循村庄的发展规律。

村支书便是其中关键之“人”。作为村支部书记,陈焕新善于总结,提出了“公、廉、尊、管、干”五字理念管理村庄,并贯穿始终,让村庄管理有了“主心骨”,起到“头雁引领”的作用。

在对村庄进行细致、周密的摸底后,陂蓬村村干部明确首先要解决“人”的问题,提高村民素质,平息村内矛盾纠纷。人心齐聚,才能共同发展村庄。

通过“互联网+大数据”搭建智慧法律服务平台,不仅解决了村庄矛盾纠纷多的问题,还为村庄的党建、产业等发展也提供了平台,实现了一举多得。打造出数字乡村治理的“陂蓬模式”,让“问题村”蝶变为“和谐村”。

陂蓬村打造基层智慧法律服务平台的做法,体现了“智治”与“联动”两个特征,实现矛盾化解目标的共识达成、政府治理职能的适应调整、技术赋权赋能的深度嵌入。

引进“法律机器人”、培育“法律明白人”,能有效破解农村法律服务人才资源匮乏、农民群众法律需求得不到及时满足等突出问题。借助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新兴技术,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实现群众诉求的“一站式”受理与解决,也可以借助信息平台的力量整合司法、行政、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的治理资源与专业力量,实现了多元主体联动,化解矛盾纠纷时有了技术支撑。

同时,“法智”联动让广大农民真切地感受到,平时所学的法律知识是能够真实地运用到现实生活中解决疑难问题。这种做法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村民的法律意识和法治公信力,从而提高村民的主体意识,推动农村的民主政治秩序的完善,助力农村法治建设,推动乡村振兴。

这便是遵循了人和发展规律的主动性。

法治在一个小乡村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并非偶然,它需要好的带头人,探索出适合村庄的模式,以好的方式全力推广。

标签: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