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快讯 > 正文

上台吧,00后“历史讲述人”

2023-01-17 06:40:43来源:中国青年报  

“这是一个把传统文化转化为当代语言的过程,我们用舞蹈与传统对话,跳的是中国精神、中国文化。”前段时间,北京舞蹈学院中国古典舞系硕士生姜爱东以“2022年度顶尖舞者”的身份在国家大剧院的舞台上,跳出了陶渊明笔下“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情境。

从蝉衫麟带到丝竹管弦,从笔墨纸砚到诗词歌赋,历史需要新的讲述者。在北京舞蹈学院人文学院艺术理论部讲师王柯月看来,随着《我在故宫修文物》《国家宝藏》《舞千年》《清平乐》等大众文化节目的热播,近年来,传统文化以更加年轻化、时尚化和多样化的话语叙述方式和媒介形态“走近”了当代青年,年轻人也在了解《千里江山图》、反弹琵琶伎乐天、盘鼓舞等具体对象的过程中逐渐深入了解到厚重丰富的古代中国文化体系,增强了对民族文化的认同与自信,并自觉地通过音乐、舞蹈、绘画乃至汉服、文创等媒介成为新时代中华传统文化的再创作者和传播者。


(资料图片)

复兴的非遗国粹、跨界的“国潮”产品、火爆的国风题材作品……国风、国潮早已不再是小众圈子的喜好,青年的文化自信越来越多地建立在对“根”的找寻与继承上。

当“潮”文化碰上传统文化,00后找到了“新玩法”,新的“历史讲述人”上台了。

传统叙事创新表达,青年“玩”了起来

吴映秋是资深古琴爱好者,从去老师家中拜师学艺,到在各社交媒体平台上向音乐博主“云”拜师,古琴已成为她的生活方式。她明显感觉到,古琴、尺八、阮等小众传统乐器在“网络青年”中正流行。

古琴的弦音中,有俞伯牙和钟子期的惺惺相惜,有阮籍借酒佯狂的愤懑隐忍,有司马相如向卓文君倾诉的爱慕之情……吴映秋觉得,古琴见证着中国文化历史,学习古琴能让人心静、减压,还会遇到越来越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她所在的琴社会定期举办以琴会友活动,抚琴、吟诗、品茶……这些看似与90后“格格不入”的爱好,逐渐成为年轻人打破社交屏障的“窍门”。

随着古风音乐、舞蹈类视频在青年中掀起热潮,越来越多的年轻人开始将带有“中国风”元素的东西融入衣食住行、休闲娱乐。

“虽然只是在社团活动日才会穿着汉服,但我平时都会选择有古典元素的现代服饰来穿。”齐博宇加入汉服社团4年多,在他看来,汉服的形制、纹饰、设计背后体现着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年轻人穿上具有独特设计元素的服饰也能够彰显出个性和风格。不仅如此,很多汉服爱好者还会将制香、书法、茶艺茶道等爱好作为日常生活的一部分,“汉服文化更像是一个载体,给年轻人提供了一个体验古人生活,与古人对话的机会”。

汉服文化也影响了齐博宇对旅游城市的选择,“我会选择去北京的故宫、苏州园林等传统文化氛围浓厚的地方,也喜欢穿汉服在这些地点拍照打卡”。

“一幅山水画的精妙之处就在于,画家会藏一些石路水路,我经常想象自己在山水之间沿着石路向上爬,探索这条路周围的风景。”对于20岁的付润典来说,这是中国水墨画最吸引她的地方。在她的社交平台账号上,有一个关于“传统文化与新演绎”的收藏夹,里面涉及古筝、绘画、书法等“与众不同”的帖子。用古筝去弹奏流行音乐,用水墨画展现动漫人物,用中式配饰作为穿搭元素……“越来越多的博主开始尝试潮文化与传统文化的混搭风,我们都很愿意尝试这样的风格,觉得很有趣”。

用年轻人的思维与传统文化对话,青年们“玩”了起来。在某社交平台上,用户可以选择以骨笛、琵琶为设计元素的限定头像、相机贴纸、手写卡片等。

“我们都喜欢新奇的事物,也乐意敞开怀抱去尝试‘不同’。”让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生林康馨深感震撼的是《只此青绿》舞台上的“硬核”科技。绿水隐现,烟波浩渺;青峰叠嶂,层峦起伏;舞者绛唇高髻,隐入画中……

将5G、AR技术构建的虚拟场景与现实舞台相融,实现青年审美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这被林康馨看作是一种“创作突破”,“当看过越来越多文化碰撞的作品之后,就会发现经过文化沉淀的作品,才能激发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让青年更想去传承、去捍卫、去守护,去讲述中国故事”。

“青年能够在古人的故事中找到人生答案,就是一种时代链接”

“咏春拳以中线理论著称,讲究贴身短打,连消带打”“螳螂拳尤以腿法著称,讲究来也打、回也打”……今年年初,当舞剧《咏春》出现在哔哩哔哩跨年晚会中时,网友们发出了一条又一条“专业解说”弹幕。

在跨年舞台上,《咏春》以一方电影拍摄片场进入,用“剧中剧”的形式,既展现了“叶师父”与不同门派掌门人之间的切磋,也展现出一代电影人的追梦历程。

“我们一直在思考,新时代下如何讲述关于中国功夫的故事。”在总编导韩真看来,武学传承方式需要革新和融合,“虽不能穷尽中华武术的奥义,但我们希望把武术精神以及无数平凡英雄的光芒传递给大家,力求实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新形态表达”。

青年对哪些传统文化更感兴趣?如何将中华传统文化更好地传播出去?苏州大学新媒介与青年文化研究中心主任马中红在实地调研中发现,用有创造性的方式传播有创意性的内容,更能吸引青年的兴趣。她觉得,近些年出现的《我在故宫修文物》《只此青绿》等内容都具“用专业化方式进行当代性演绎”的共同特点。

“所谓专业性和当代性,就是由专业人士以年轻人能够接受的方式去重新演绎,这个过程不是复制原有的形态,而是用新的形态去呈现。”马中红认为,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很容易让青年产生敬畏感,进而形成“接触不到”“理解不了”的刻板印象,“传统文化想要‘破圈’就需要从高高在上、自上而下的灌输方式下沉到年轻人当中”。

一位身着绿衣、手捧抱枕的艺术科普博主“意公子”的短视频前不久火爆全网。“苏东坡的天石砚,找到你生命中注定的石头”“什么时候会开始怀念故乡”“打动我的苏氏家风”“没有生活的苟且,哪有诗和远方的田野”……从爱情选择到职场困惑,再到家风培育,她用“接地气”的语言让苏东坡的故事在青年中频频“出圈”。

“我们不能把传统文化当作是一种凝固不变的文化,在其传播过程中要融入时代感。”马中红认为,“意公子”能够把当代年轻人的痛点问题代入古人的故事讲述,并且把自己定位成文化艺术的分享者和传播者,让传统文化变得不再“居高临下”,“青年能够在古人的故事中找到人生答案,就是一种时代链接”。

在马中红看来,优秀传统文化是青年文化再生产的优质资源池,但需要将深厚的、抽象的、专业的内容以青年更容易理解、接受和共情的形式与内容进行重新编码和转译。

“知识考古”带领青年参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新

“不管是《只此青绿》还是《咏春》,我们把每一次亮相都当作是与年轻人之间的相处。”韩真说,在《咏春》舞剧中,演员在台上3分钟要做出上百上千个动作,不同的门派要使出对应的不同招式,而演员几乎都是90后、95后,甚至还有00后。

“年轻演员在学习功夫的过程中,不断地补知识、学技艺、勤练习,最短的也有3个月的积累。当他们穿上服装登上舞台,那种对传统文化的敬畏之心一下就出来了。”韩真感慨道。

这一点,被马中红称为“知识考古”。

她在调研中发现,当《只此青绿》以惊艳的视觉形象在互联网“破圈”后,很多年轻人开始了一场实事求是的考究历史之旅。《千里江山图》的创作背景是什么?北宋晚期天才画家王希孟创作该画时用的是什么颜料?演员为何要梳高耸的发髻?

“在这个过程中,年轻人开始主动去了解中国绘画,了解宋代以及当时的文化艺术。”马中红觉得,95后青年更具有“求知欲”和“好奇心”,他们容易发现舞台上所呈现出的细节,并且还带着一些考证历史的“倔强”,“当青年主动去考究历史,这就不再是单纯的说教过程,而是在邀请他们一起参与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与创作”。

北京舞蹈学院硕士研究生尤佳悦的历史求知欲来源于一次又一次的舞台展现。一次机缘巧合,还在读本科的尤佳悦观看了中国汉唐古典舞作品《谢公屐》,这是一支展现魏晋文人之风的舞蹈,作品表现魏晋士人“脚着谢公屐,身登青云梯”的人物群像。

“参与排演作品的老师和同学不断翻阅历史文献,了解谢灵运的生平、魏晋时代特征、地域文化特色。目的是为了尽可能真实地体会古人当时的心境,再把感受转化成肢体语言。”尤佳悦说,一段时间下来,自己也产生了一种“编舞冲动”,“我很想自己去发现更多的历史,去表达、去实践,把更多的传统舞蹈予以当代转化,呈现在舞台上”。

“传统文化需要传承,年轻一辈只有真正对传统文化感兴趣,才会去主动学习与传承”。自《只此青绿》开启全国巡演后,总编导韩真和周莉亚对舞台进行过多次打磨。周莉亚说:“很多年轻观众进行了相当专业的研究,不仅是舞台上展现的。求知欲带动了大家对于这些文化的热爱,这种参与感也是一种传承。”

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许子威 孟佩佩

标签: 传统文化 北京舞蹈学院 中国文化

相关阅读

相关词

推荐阅读